IIOE马来西亚试点项目预培训暨教师动员会
2022.09.23
2022年9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下称 “创新中心”)和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围绕即将正式启动的合作项目《IIOE马来西亚试点项目 “高校数字教师”专业微证书》联合举办了项目预培训暨教师动员会。预培训能帮助马来西亚参与骨干教师更好地了解试点的主题内涵。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教育学院、IIOE马来西亚国家中心副主任、Nurul Afiqah Zulkifly博士和创新中心亚太项目部项目主管段晓彤女士共同主持了本场活动。来自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泰勒大学等近百名教师顺利完成了预培训并获得了培训证书。
预培训主持人
预培训围绕试点项目的主题,“微证书用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展开,分别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个性化教学”以及“混成学习的教学创新实践”两个能力方向为例,由来自马来高教部培训专家、马来西亚理工大学Abdul Karim Alias 教授,混成教学创始人、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Brian Beatty教授,以及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讲师王天宠博士分别主讲。
马来西亚是亚太地区应用微证书的前沿探索者和最佳实践者。该领域带头人Abdul Karim Alias教授认为微证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需求。在马来西亚,微证书已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终身学习乃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他强调,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新手(novice) 到专业人员(professional),再到专家(scholar),需要经历探索、采纳的阶段才能实现引领。考虑到微证书本身具备“自主选择、能力本位、轻量碎片、面向需求、方便分享、整合重组”的特点,将其用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师在繁忙工作中实现技能提升和技能再造的需求。Karim教授表示,他非常期待通过试点项目,支持博特拉大学项目团队共同深入探索推动马来微证书的一体化发展、带动更多高等教育机构共建共享教师能力微证书带来的便利、促成国家层面的流通机制的建设。
微证书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作为疫情以来备受关注的创新教学模式,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的Brian Beatty教授讲解了如何有效设计和实施混成教学(HyFlex Learning) 。这种课程模式支持教师灵活整合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的优势,自2006年开始在旧金山州立大学应用至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逐渐发展普及至更多教育机构。因此,创新中心在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即将落地的智慧教室项目也将支持引入混成教学模式。创新中心项目专家、智慧教室首席技术官Hassan Adeel Shehzad结合混成教学模式分享了智慧教室解决方案。
后疫情时代下的混成教学中的教学创新实践
混合教学以及智慧教室
最后,来自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媒体、电影和教育学院的王天宠博士分享了当下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不同应用场景,强调教师应当具备“使用者”的能力。他认为,人工智能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助力高等教育教学发展变革的动力引擎。他在报告里指出:“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灵活地使用不同的智能工具以分析学习者特征,从而为学习者提供更加科学和个性化的指导。”
人工智能支持的个性化学习
该场预培训成功吸引了近百名来自马来西亚多所院校的高校教师参与,充分调动了教师对项目的关注以及参与试点的积极性。下一步,博特拉大学将于9月28日正式举行马来试点项目启动会。
2022年9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下称 “创新中心”)和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围绕即将正式启动的合作项目《IIOE马来西亚试点项目 “高校数字教师”专业微证书》联合举办了项目预培训暨教师动员会。预培训能帮助马来西亚参与骨干教师更好地了解试点的主题内涵。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教育学院、IIOE马来西亚国家中心副主任、Nurul Afiqah Zulkifly博士和创新中心亚太项目部项目主管段晓彤女士共同主持了本场活动。来自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泰勒大学等近百名教师顺利完成了预培训并获得了培训证书。 预培训主持人 马来西亚是亚太地区应用微证书的前沿探索者和最佳实践者。该领域带头人Abdul Karim Alias教授认为微证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需求。在马来西亚,微证书已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终身学习乃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他强调,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新手(novice) 到专业人员(professional),再到专家(scholar),需要经历探索、采纳的阶段才能实现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