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心首个中东欧地区研讨会——“IIOE赋能中欧和东南欧高校数字化转型”成功举办
2022年11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以下简称“创新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与终身学习质量管理教席联合举办了IIOE网络研讨会,为中欧和东南欧高等教育多方利益相关者搭建对话和咨询平台,分析高等教育数字化的需求和挑战,分享最佳实践和经验,以探索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解决方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部非洲区域办教育处处长Peter Wells先生,IIOE首席专家、香港教育大学学习技术与创新讲席教授林质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质量管理教席主任Silvia Florea教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北马其顿创新加速中心的Ardita Zekiri女士、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匈牙利佩奇大学、罗马尼亚国立政治与公共管理大学的代表参与活动并分享经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质量管理教席主任Silvia Florea教授IIOE运营中心负责人兼主任助理吕锋先生
创新中心IIOE首席专家林质彬教授
会议进行了两轮圆桌讨论,第一轮圆桌讨论围绕“中欧和东南欧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现状”展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哈拉雷办事处高等教育负责人Peter Wells先生的主持下,与会代表们讨论了高等教育院校在数字教学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优先事项和需求,并分享可借鉴的做法。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SolutionsMapping 负责人Ardita Zekiri女士认为,后疫情时代对线上教育的需求激增,促进了IC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数字化转型不能仅注重科技手段本身,更需要让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方理解数字转型社会的带来的挑战,把与人类相关的价值放在中心。
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Bojojan Lalić 教授提出了快速变革的数字时代带来的挑战并分享了诺维萨德大学的相关实践,诺维萨德大学构建创新的教育生态体系,通过建立创业园、企业孵化器等,实现高校和企业的联动合作与知识共享。并指出应重视非正式的线上学习机构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促进作用,利用新科技和数字手段实现与高校的联合教学。
匈牙利佩奇大学数字教育与教学支持中心主任Zoltán Vörös博士分享了数字教育与教学支持中心在佩奇大学实施教学数字化项目过程中涌现的挑战。一方面,教师们的观念和心态亟需转变;另一方面,院校的背景异质性较强,所处的经济社会阶段差异较大,在设计数字化解决方案时需重视对不同背景教师的数字能力建设,并注重实践与观念“双管齐下”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的方式。
Peter Wells先生对本轮圆桌讨论进行了总结,他指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被动地应对需求与挑战,而是作为赋能者的角色,切实提升高等教育的包容性和质量,为提升学习、教育和能力发展提供更有效的范式,合作与知识经验交流在此过程中十分重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哈拉雷办事处高等教育负责人Peter Wells先生(左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SolutionsMapping负责人Ardita Zekiri女士(右上)、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Bojojan Lalić 教授(左下)、匈牙利佩奇大学数字教育与教学支持中心主任Zoltán Vörös博士(右下)
第二轮圆桌讨论由创新中心主任助理、西亚非洲项目部负责人毕小涵女士主持,与会代表们探讨了应对高校数字化转型挑战的潜在解决方案,并进一步聚焦如何通过IIOE支持该地区高校的数字化转型。
罗马尼亚国立政治研究与公共管理大学教师培训系主任Simona Velea博士提到了当前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难点:数字化形式与教育评估系统的公正性之间存在矛盾,数字化的安全性、质量和效果仍受到高层决策者的质疑等,基于此她建议高等教育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开展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以获取务实的证据和数据打破对数字化的偏见。
Zoltán Vörös博士以三个关键词总结项目开展经验:差异化、包容性与针对性。他表示,有效的项目应重视对参与培训的教师的提前评估,以制定更具针对性、包容性的差异化的课程设计,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他谈到,对于长期的数字化转型建设,高校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开拓合作伙伴关系网络、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从而提升院校和机构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力。
毕小涵女士对本轮圆桌讨论进行了总结,并指出,IIOE的功能与未来发展与研讨成果高度切合。IIOE为全球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搭建了需求挑战研讨与最佳实践交流的平台,以此支持高等教育院校经验互通,共同促进高质量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