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案例
-
印尼:全国系统实施印度尼西亚网络教育学院(ICE-I,IIOE印度尼西亚国家中心)与其伙伴大学共同开发六门中级能力点课程,并对IIOE平台上已有课程进行了本地化定制。目前,6门微证书课程开发工作已完成并已上线IIOE官网。ICE-I制定了全国范围实施计划,已有来自7所高等院校的约420名教师参与了微证书课程培训,191名教师已完成培训并获得证书。与此同时,ICE-I正在寻求印度尼西亚教育、文化、研究和技术部与宗教事务部对本项目的认可,从而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背书。
-
尼日利亚:课程定制创新尼日利亚艾哈迈杜·贝洛大学(ABU,IIOE尼日利亚国家中心)已成功完成了IIOE微证书中级能力模块“设计和制作微课程”的定制,成为首个完成全阶段本地化课程的IIOE合作高校。ABU团队根据本地需求调整了IIOE平台上已有的视频课程内容和评估标准,并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线下工作坊和两周的实践活动。此外,ABU与创新中心合作开发了“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和“线上线下融合的协同教研”两门课程,大约80余名教师学习了课程。在认可度方面,学习证书将由ABU校长认可并签署。在政策层面,尼日利亚IIOE国家中心正在积极与高教委和当地的大学合作,推动《尼日利亚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指导框架》的落实。
-
埃及:混合教学建设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IIOE埃及国家中心)与创新中心共建了4门微证书课程,包括:A7能力点课程《基于能力点的教育项目中电子档案(ePortfolio)的整合与实施》、C1能力点课程《通用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C4能力点课程《混合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和《混合课程的管理与评估》。在此基础上,IIOE埃及国家中心通过其本地化页面在IIOE平台上部署了14门微证书课程,并培训了近600名高校教师,显著提升了他们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和AI素养。艾因夏姆斯大学积极推动埃及构建数字化教育生态,其本地化网络已覆盖埃及23所高校。
-
蒙古国:课程本土扩展蒙古科技大学(IIOE蒙古国家中心)围绕主题“GenAI赋能的人机协同学习”与创新中心共建了四门微证书课程,包括《高等教育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人工智能教学:实用技巧和提示》《教育中的人工智能:未来课堂之旅》以及《与AI共创:生成式人工智能课程设计》。课程覆盖蒙古国10余所院校,其中6所为公立大学,共有1800余名教师接受培训。蒙古科技大学为骨干教师提供关于翻译课程和本地化制作的培训,更大范围传播IIOE课程。其中三门微证书课程都已由英语翻译为蒙古语,有助于覆盖更大范围本地教师。此外,蒙古科技大学将IIOE微证书课程纳入师资培训体系、硕士学位教育(Education Management、Education Study2个专业),提升了项目的权威性和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