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心出席亚非科技青年交流论坛 共议AI教育协同发展前景
2025年7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受邀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优先及对外关系部门与编程猫联合主办的“亚非科技青年交流论坛: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创业与教育”。论坛汇聚了来自政府、国际组织、科技企业与教育界的代表,通过政策对话、技术共享与产学研协作,构建亚非AI教育协同生态,共同助力亚非地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主席、哈萨克斯坦总统顾问 Bolat Akchulakov 先生;摩洛哥数字转型与行政改革部部长 Amal El Fallash Seghrouchni 女士;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教育处四级调研员郭志军先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优先协调司主任 Mohamed Elfarnawany 先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网络部门主任 Amelina Natalia 女士;创新中心副主任毕小涵女士;编程猫创始人兼CEO李天驰先生等致开幕辞。
参会嘉宾合影(图源:编程猫)
Bolat Akchulakov 先生高度评价深圳在科技创新领域展现出的蓬勃活力,并介绍了哈萨克斯坦推进“青年编程行动路线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他呼吁通过加强国际协作,持续赋能青年一代,共同在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未来。毕小涵女士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迅速重塑教育体系,当前亟需在人机协同的基础上,打造更加个性化、包容性强、富有参与感的教学新范式。她表示,创新中心将依托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等旗舰项目,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建面向未来的AI教育体系。
![]() | ![]() |
Bolat Akchulakov 先生致辞(图源:编程猫) | 毕小涵女士致辞(图源:编程猫) |
创新中心国际伙伴项目部负责人曹子安先生出席“打造亚非AI教育协同愿景”圆桌论坛并作发言,分享了创新中心在搭建全球伙伴网络、推进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以及深化校企合作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成果。论坛剖析了亚非AI教育协同的关键路径: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正视区域差异、凝聚发展共识,通过政策协同打破壁垒、通过资源共享补齐短板、通过实践创新推动成果落地。发言嘉宾普遍认为,亚非协同的终极目标,是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教育公平与创新,培养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智慧的青年力量。
圆桌论坛:打造亚非AI教育协同愿景(图源:编程猫)
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兼IIOE运营中心负责人薛峰先生主持圆桌论坛“AI时代创新人才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秘书长杜越先生出席论坛并作发言。发言嘉宾提出,亚非地区的AI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依托国际组织搭建协同框架、高校贡献科研与教育资源、企业提供真实应用场景,三方协同构建“政策-教育-产业”的有机联动机制。面向未来,发言嘉宾呼吁进一步打破区域壁垒,推动优质资源跨国流动,助力亚非青年掌握全球前沿技术并服务本土实际需求,培育能够引领亚非科技发展的“新质人才”。
圆桌论坛:AI时代创新人才培养(图源:编程猫)
薛峰先生与杜越先生参与“AI时代创新人才培养”圆桌论坛(图源:编程猫)
关于编程猫
编程猫成立于2015年,为全球青少年提供自研的编程软件和教育,包含覆盖全年龄段和多种编程语言的线上课程产品和线下学习、赛事等考等服务。编程猫为中国教育主管单位和学校提供人工智能和编程教育解决方案,目前已经服务超过7万所中国中小学,培训超过17万名信息科技教师。编程猫致力于以中国实践经验为基石,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亚非各国携手,通过技术输出、资源共享与本地化合作,让每位青少年都能在AI时代拥有平等的学习和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