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心出席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数字大学峰会,探讨高教数字化转型与包容创新
2025年7月8日至9日,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数字大学峰会(Times Higher Education Digital Universities Asia 2025)在香港岭南大学成功举办。本届峰会以“数字化转型推动社会创新”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90多所高校及约140个机构的300余位学者、政策专家及业界领袖参会。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如何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社会整体进步展开深入探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副主任毕小涵女士应邀出席,并参与圆桌论坛讨论。
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数字大学峰会在岭南大学举行
(图源:岭南大学)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泰晤士高等教育亚太区总裁林薇薇女士、岭南大学校董会主席姚祖辉先生、岭南大学校长及韦基球数据科学讲座教授秦泗钊教授,以及学术暨教务副校长及林文赞科学计算讲座教授陈汉夫教授出席了本次峰会的开幕仪式。
蔡若莲博士在致辞中指出,数字工具和创新技术正在重塑教育格局,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推行各项政策和措施,助力年轻一代应对快速变化的未来。她强调,我们所面对的难题是全球共同的挑战,需要各地政府、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创设一个不仅能适应数字时代,还能赋能未来世代每一位成员力量并将他们纳入其中的教育环境。
秦泗钊教授表示,本次峰会主题契合岭南大学近年来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转型方面的战略方向。学校致力于通过系列活动,让师生掌握业界最新技术,深入了解其在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潜力,从而加快推动知识转移,为香港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 ![]() |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致辞 (图源:岭南大学) | 岭南大学校长秦泗钊教授致辞 (图源:岭南大学) |
本次峰会围绕“教学、学习与评估的转型发展”、“打造数字校园新体验”、“帮助学生在数字时代取得成功”,以及“推动科研数字转型”四大主题展开主旨演讲与圆桌论坛,剖析高等教育数字转型为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会议期间,多位来自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重要嘉宾发表演讲并参与对话交流。
在首场圆桌论坛“以科技多样性驱动包容性创新与增长”中,创新中心副主任毕小涵女士分享了创新中心在推动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教师能力建设、促进教育公平与创新方面的实践成果。
华为副总裁、公共事业军团CEO李俊风先生在主旨演讲中表示,高校与产业在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应深化协同,共同构建更加开放、实践导向的数字人才生态。
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教务创新)Simon Chesterman 教授发表题为 “未来可期?大学与学生在动荡世界中的数字抉择” 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数字化转型为高等教育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高校应重新审视其教育使命,致力于培养具备批判思维、创新精神与伦理判断力的未来引领者,使其不仅能够应对变革,更能引领变革。
![]() | ![]() | ![]() |
毕小涵女士做圆桌论坛分享 | 华为副总裁、公共事业军团CEO李俊风先生做主旨演讲 | 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教务创新)Simon Chesterman 教授做主旨演讲 |
关于泰晤士高等教育
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是全球领先的高等教育专业机构,致力于提供大学排名、教育资讯及高质量数据支持,帮助全球高校提升战略规划与教学研究质量。其“世界大学排名”是各国高校、政府及学生进行教育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除排名外,THE 还通过举办全球及地区性峰会,搭建学术界、政策界与产业界的对话平台,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创新与国际合作。其数字大学系列峰会(Digital Universities)旨在汇聚来自高等教育、产业与政策领域的领导者,探讨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共同重新构想数字时代的大学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