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ite is currently under configuration

Will be available soon......

先锋奖优秀案例分享① | IIOE微证书提升高等教育工作者数智能力(上)

2025.08.01


“华大集团· 2025 IIOE高等教育数字化先锋案例奖”(以下简称“先锋奖”)近日揭晓。本届先锋奖自开启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共计收到来自全球29个国家的66份有效作品,来自亚非拉地区的22份作品脱颖而出,其中包含12份海外院校案例、4份国内院校案例、6份企业案例。


本届先锋奖的主题为“IIOE生态系统驱动的良好实践:赋能工作者、教育创新与多边合作”,旨在发掘在IIOE旗舰项目中引领数字化转型的团队和个人。共征集 “IIOE微证书提升高等教育工作者数智能力”、“通过IIOE国家中心实现本地化的高校数字赋能”、“智慧教室运营促进教学创新和卓越”以及“加强全球产学合作,促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赋能”,4个领域的案例。


本期向大家介绍领域1—IIOE微证书提升高等教育工作者数智能力来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4个优秀案例。


什么是IIOE微证书项目?

IIOE高等教育工作者数字能力微证书项目(以下简称“微证书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与IIOE开发的赋能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技能提升机制。作为一种更灵活的学习成果及能力认证方式,微证书项目从院校政策和战略规划建议、建立认可度、课程内容开发与AI融合、能力框架建议等方面组建起全面的支持系统,促进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数字和AI能力建设。



案例一 “AI+X”先行者:通过IIOE微证书推动全球高等教育人工智能能力提升



项目背景

在人工智能(AI)快速重塑高等教育等多个领域的背景下,许多高等教育从业者和教育者仍缺乏基本的AI素养。南方科技大学团队认识到,这一不足不仅阻碍了AI与教学实践、课程开发和机构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刘江教授团队首先承担了以学生为中心的AI素养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技术的演进正在变革医学教学模式和诊断方法。基于南方科技大学校内的成功实施经验,该团队依托IIOE平台开发并推广“AI+”课程,旨在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提供系统的AI原理基础与实践应用支持,帮助他们提升利用AI优化教育质量、效率与可及性的能力。


项目实践

南方科技大学团队的IIOE微证书项目依托IIOE平台开发“AI+”系列课程,以实用性、跨学科性与可及性为核心,涵盖教育与医学等领域,帮助学习者将AI从理论理解应用到实际场景。课程采用循序渐进的实践导向设计,并融入伦理思考,不仅提升了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技术能力,也增强了其责任意识。此外,借助多语言资源与数字化课件,该项目实现了对全球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覆盖,包括资源相对匮乏地区。


项目成果

南方科技大学团队的IIOE微证书项目通过融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跨学科的模块化学习方式以及高质量数字资源,在教育资源建设、能力提升与可及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项目已在IIOE平台成功推出两门包含英文和法文版本的微证书课程,两门课程的双语版本在上线数月后共吸引353名学员报名参加。团队同时配套开发了一整套适用于不同背景学习者的多语言数字化教学资源。同时,两门课程分别将计算机科学与教育学理论、医学诊断等跨领域知识相结合,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创新性的技能提升途径。通过在实践中兼顾创新性和公平性,该项目正持续助力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专家评语:“从支持医学教学当中的人工智能能力提升拓展为更加通用的高等教育工作者人工智能能力提升,在方法上具有创新性。从学科出发,确保了技术、教学方法和学科的紧密结合。”


案例二 IIOE生态系统驱动下的蒙古国成功实践:赋能工作者、创新与协作



项目背景

随着蒙古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和大学生规模迅速增长。面对不断上升的高等教育需求,亟需对教育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升级。尽管蒙古已启动人工智能(AI)融合教育战略,并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但仍面临数字化准备水平不均、教师AI素养不足、本土化数字教育资源匮乏等挑战。这些问题在蒙古幅员辽阔、城乡教育需求差异显著的背景下被进一步放大。


项目实践

为应对上述挑战,蒙古科技大学(MUST)在蒙古国政策框架下,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UNESCO-ICHEI)等合作伙伴启动IIOE微证书项目。为应对当地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师资能力差异较大、本地语言的课程资源稀缺等问题,蒙古科技大学积极承担本地化职能,并发挥其网络影响力,选派骨干教授接受IIOE平台培训。受训教师而后转化为本地化内容开发者,结合当地情境重新开发适宜的课程内容,并获得教育部为支持,将本地化微证书应用在职前和在职高校教师培训中。此举旨在实现蒙古数字化转型和教育改革,以及包容性的公平优质教育议程。


项目成果

蒙古国IIOE微证书项目展现了创新性与本土化的结合。通过多阶段级联培训模式,有效提升了高教教师的数字能力,推动了机构能力建设、知识转移和系统创新。来自蒙古全国38所高校的1892名教师参与培训,520人获得AI微认证。项目遴选22名主讲教师,将3门国际AI课程成功本土化为蒙古语,完成教材翻译、文化适配与教学资源开发。基于蒙古国实际情况,采取混合式授课模式,结合离线课程模块、区域研讨会(覆盖870名教师)和伙伴辅导圈,该项目有效促进了农村与资源匮乏地区教师的参与,展现了教育获取的公平性、可及性。三门核心AI课程现已成为国家级培训资源,并在IIOE平台上线。数据显示,90%以上的教师和超过85%的学生对课程内容与教学应用的相关性表示满意。


专家评语:“蒙古国微证书项目在个人教育者发展、机构强化和国家层面政策整合等多个维度展现了变革性影响,在职前和在职教师的数字素养和人工智能素养方面展现出卓越的效果。”


案例三 通过IIOE微证书提升数字与人工智能能力:IIOE印尼国家中心的国家级微证书与认证自主学习融合路径



项目背景

2.7亿的人口基数与分散的群岛国家特征,使印度尼西亚面临严峻的教育公平与教师技能培养挑战。为应对这一现实,印度尼西亚网络教育中心(ICE-I)依托慕课平台拓展“自由校园”(Kampus Merdeka)的理念,致力于全面提升印尼全境优质高等教育的可及性。


项目实践

截至2024年,ICE-I慕课平台与edX非盈利网络项目的合作课程累计获得7000门课程注册,总学习时长超16000小时。ICE-I与UNESCO-ICHEI、IIOE联合开发国家级微证书项目,已有来自七所印尼高校的420名教师参与在线培训,其中191人获得正式微认证,显著提升了高校教师的数字教学能力,并为其提供优质专业发展机会。来自印尼各地的学生完成超1000门课程,获得数百份专业证书和(或)微证书。超过85%以上的受访学生表示ICEI慕课平台显著提升了实际技能,ICEI专业证书和微证书的资质亦获得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项目成果

通过整合全球慕课课程,ICE-I推动高校教学改革,提升学位灵活性与教学质量,同时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展现了其对包容性优质教育目标的追求。其新近推出的微证书项目紧贴职场需求,增强了毕业生竞争力与技术技能,助推印尼数字经济发展。ICE-I模式展现出优异的创新性和引领性。该模式已获了国际关注,并被收录于全球慕课联盟(Global MOOCs Alliance),多个国家正在研究ICE-I的学分互认与微认证模式。


专家评语:“印度尼西亚网络教育学院(Indonesia Cyber Education Institute, ICE-I)的成功秘诀在于三大核心要素:与国家教育战略精准对接、构建稳固合作伙伴关系、打造以学员为中心的学分认证体系,这也为类似的倡议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案例四 通过IIOE国家中心加速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项目背景

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加速对大学的师资队伍和教师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应对教育者缺乏数字化准备和相关机构忽视实操性、教学法以及新兴数字能力建设等当前紧迫的问题,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PM)旨在通过一个整体化、基于能力的框架赋能教育者,以此建设院校能力,推动高等教育人才队伍中可拓展、战略性的数字能力发展。


项目实践

UPM的IIOE微证书项目遵循结构化的框架,围绕课程与平台建设、灵活教学交付、数据驱动管理、推广与能力扩展,以及本土化与政策整合五个方面开展。迄今已有逾200名该校教师完成至少一门课程,92%的参与者对课程相关性和授课方式表示满意。该项目还产出四门微证书课程、HyFlex及人工智能辅助学习指南与工具包、创新数字系统、可用于规模推广的国家级网络研讨会与工作坊材料等知识资源。不仅如此,UPM团队还与马来西亚技术大学网络(MTUN)等产业合作伙伴、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认证机构(TVET)进行跨领域合作,协同开发以农业与粮食安全为核心的数字微证书课程体系——IIOE马来西亚国家中心下的数字教育者微证书项目(The Digital Educator Micro-credentials project under IIOENC Malaysia)。该项目产出针对农业科技与 TVET 教师的本地化课程内容以及部署于IIOE与UPM数字平台的教学资源包。


项目成果

UPM的IIOE微证书项目在多个层面产生了积极影响。院校层面,该项目提升了高等教育机构工作者的数字能力与人工智能素养,并为数字培训提供结构化、基于能力的专业发展模式。同时,作为IIOE马来西亚国家中心,UPM促成了跨校协作网络,提升了院校之间共同应对数字转型的能力。国家层面,该项目推动了微证书认可的政策讨论、助力微证书项目与政策接轨、为制定数字教育者的培训策略提供参考并引发关于人工智能在马来西亚教育中作用的广泛探讨。


专家评语:“该项目很好地展示了在马来西亚本地开展人工智能能力和数字能力建设的实践。在IIOE马来西亚国家中心的支持下,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PM)及其所属的大学网络(马来西亚技术大学网络,MTUN)采用微证书模式来扩大能力培训的影响力,并能够进一步聚焦农业课程,开展更多创新实践。”


以上是本届先锋奖“领域1—IIOE微证书提升高等教育工作者数智能力”部分来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优秀实践案例。这些案例展现了不同国家的教育机构赋能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探索与本地化成果,为全球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于IIOE高等教育数字化先锋案例奖

IIOE高等教育数字化先锋案例奖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设立的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通过IIOE国际网络教育学院的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教育创新、数字能力建设和多边合作的先锋力量。先锋奖顺应高等教育领域不断变化的趋势,致力于发掘IIOE合作伙伴中最新的创新实践和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