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ite is currently under configuration

Will be available soon......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召开2021年度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

2022.01.10

2022年1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2021年度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召开,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此次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以下称“创新中心”)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梅彦昌教授(Freddy Boey)主持。此次会议聚焦与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相关的议题,系统地讨论了相关理论概念、重要领域和实践要点,以促进支持全球利益相关方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共同努力。


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教育助理总干事唐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主任夏泽翰(Shabhaz Kha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IITE)主任展涛,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长秦昌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欣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教育革新与技能发展部负责人汪利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IIEP)项目专家Michaela Martin,香港教育大学学习技术与创新讲席教授、IIOE首席专家林质彬(Lim Cher Ping),拉合尔工程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Waqar Mahmood,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建华,以及创新中心合作信息化企业的代表。创新中心主任李铭,常务副主任韩蔚,副主任王国宾以及全体同事现场参与会议。会上,创新中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所所长程建钢,创新中心教育技术顾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韩锡斌分别作专题报告。


线上参会专家


线下会议现场


创新中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所所长程建钢作题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初步研究》的专题报告。程建钢提出,社会变迁、政策支持、产业转型和技术演进使教育数字化成为必然,他从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情景、投入、过程和产出方面构建了分析框架,并分析了研究选题的挑战。在宏观战略层面思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报告还进一步介绍创新中心正在推进的系统数字化教学改革 311 专项,以期宏观研究与实践探索有机并举。


程建钢作报告


创新中心教育技术顾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韩锡斌作题为《系统推进数字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专题报告。报告基于系统变革理念,以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联合开展的 311 专项为基础,从高等教育混合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两大方面,从理论体系、教改实践、组织体系、技术系统等介绍阶段性研究成果。“311”工程包括 3 本手册、1 份研究报告和 1 个技术支撑平台。三本手册系统地阐述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提供能力标准框架、指标与评测工具、工作手册等。EITT 平台构建面向不同用户的专题资源库、配套实时更新的相关资料,形成包含教师、管理者、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及相关机构在内的研究与实践共同体,促进教育实践不断深化。


韩锡斌作报告


随后,专家委员围绕“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初步研究”以及“系统推进数字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两个议题进行讨论,并就创新中心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提出了宝贵建议。


专家发表意见


唐虔表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创新中心利用自身特长形成了综合全面的研究体系,他建议创新中心关注研究体系的实施与应用,关注研究与生产之间的中试阶段,检验体系与工作的合理性和实用度,进一步体现体系的价值。


杨欣斌表示两个议题的站位十分高远,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方法论体系,并希望将工程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数字化教习充分结合,并将深职院作为工程落地的首批实验者。


夏泽翰表示现在正是深入探索研究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联合国教科文对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及社会经济的稳定十分重视,希望创新中心对亚太和非洲投入更多的关注,把各国家各地区的理念和做法整合到综合的政策体系框架中,促进技术的广泛使用、政策对话与知识转型,加强和大学的合作,强化对教师的数字赋能。


展涛针对“311工程”的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一是选择对于未来高等教育创新和发展关键的主题进行聚焦研究,二是将实践和理论创新进行结合,他还提出三点可扩展的内容方向,一是对于非洲有关项目和情况的调查研究,二是未来高等教育系统性的宏观体制变革,三是将I-STEM作为研究切入点提出。


秦昌威表示两个议题考虑的研究方向十分全面,建议创新中心一是将研究与IIOE现行开展的网络课程研究与项目进行结合,二是对能力体系与模块的构建进行关注,三是强调数字化转型的团队合作与支持,以达到研究模块的纵深拓展。


汪利兵表示“311工程”展示了对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刻理解以及创新中心生产知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并建议创新中心在生产知识的基础上,一是更要注重产品的产出与落地,加强研究的可操作性与实施的便捷性,二是继续强化合作,力求最大化成果,三是注重转型的融合性和综合性,提升混合教育对于教师能力的影响。


Michaela Martin表示可以考虑研究与“微认证”的结合,对课程设计、政策体系、认证措施提供建议,在系统层面提升高等教育的可及性和灵活性,促进终身教育的实现,进一步巩固教育的成效。


林质彬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通过IIOE和国家中心将研究成果进行本地化纳入,二是现有研究工作是基于以研究证据为依据的国际实践和框架开展的,保证下一步工作的循证十分必要,三是研究要专注于解决大学之间和大学内部的质量差距,探索其解决方案以提高教育公平性。


Waqar Mahmood表示两个议题对教育的各个层面都进行了深入思考,“311工程”也创造了各方主体共同探索教育进一步发展方向的机会,他建议将“311工程”和创新中心现行的工作进行结合,如以国家中心为依托支持其实践和落地,把对教育转型变革的研究融入政策的制定。


赵建华表示,国家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及其工作重点的有机连接是开展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的关键点和难点,建议创新中心更加重视之后工作的团队工作。


梅彦昌总结


讨论结束后,梅彦昌对专家意见进行了总结。他对于研究工作取得的现有进展表示祝贺,并指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要对“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行关注,如何克服技术等方面的挑战、提升把握全要素的能力十分关键,与科学技术公司的深入合作是破解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创新中心要探索这一命题,打通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学生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收益。


李铭总结


会议的尾声,创新中心主任李铭向与会专家提出的意见表示感谢。他表示,大家发表了专业的建设性意见,创新中心已经启动在亚太和非洲选取教学数字化转型落地实验大学的工作,与旗舰项目结合、与国家中心结合,并搭建评估机制,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方面对研究成果成效进行系统评估,将专家们的意见充分融入创新中心未来的发展。




2022年1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2021年度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召开,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此次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以下称“创新中心”)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梅彦昌教授(Freddy Boey)主持。此次会议聚焦与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相关的议题,系统地讨论了相关理论概念、重要领域和实践要点,以促进支持全球利益相关方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共同努力。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教育助理总干事唐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主任夏泽翰(Shabhaz Kha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IITE)主任展涛,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长秦昌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欣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教育革新与技能发展部负责人汪利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IIEP)项目专家Michaela Martin,香港教育大学学习技术与创新讲席教授、IIOE首席专家林质彬(Lim Cher Ping),拉合尔工程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Waqar Mahmood,南方科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