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ite is currently under configuration

Will be available soon......

创新中心召开2023年度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

2023.12.09

2023年12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以下简称“创新中心”)2023年度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召开。会议由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首席专家、香港教育大学学习技术与创新讲席教授林质彬(LIM Cher Ping)主持。在创新中心成功续延由教科文组织支持的第2类中心地位这一时刻,本次会议全面总结创新中心成立以来的丰硕成果,共同规划未来八年的发展蓝图。


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有:(按姓名拼音排序)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创新中心教育技术顾问程建钢;西澳大利亚大学副教授、教育学研究生院副院长Grace Oakley;IIOE首席专家、香港教育大学学习技术与创新讲席教授林质彬;南非大学远程开放教育研究教授Paul Prinsloo;创新中心首席文化官申晓力;创新中心产学合作高级顾问王敏;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创新中心中亚地区顾问杨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IITE)主任展涛;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创新中心高级教育专家赵建华等。创新中心主任、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常务副主任梁建生,副主任毕小涵,IIOE秘书处秘书长、创新中心创始主任李铭,IIOE秘书处常务副秘书长、创新中心原常务副主任韩蔚,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创新中心主任金李致辞,向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表示感谢。他表示,教科文组织于今年5月正式批准创新中心续延由教科文组织支持的第2类中心地位,并授权签署为期8年的新一阶段合作协议,创新中心迎来全新发展阶段。自2016年成立以来,创新中心在创始主任李铭的带领下,逐步明确了其职能和使命,不断实施创新模式,整合全球资源,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面向未来的八年,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技术发展都面临着全新的格局,创新中心亟需建立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和路径,建立核心竞争力。



毕小涵副主任作创新中心2016-2023年工作报告。创新中心以技术赋能为依托,以伙伴联盟为平台,与产业界、院校、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了多层次的多边合作,推出了IIOE、智慧教室等旗舰项目,开展混合教学试点、教师数字能力微证书等项目,赋能发展中国家高校数字化转型,助力实现教育2030议程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四。经过七年发展,创新中心已成为教科文体系专门开展高校教师数字化赋能的专业机构,形成了较大范围的国际影响力。



梁建生常务副主任介绍了创新中心未来8年的发展规划纲要。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中心视挑战为动力,紧紧围绕知识生产、能力建设、技术支持和信息共享四大职能,将进一步参与政府间高层对话和政策建议,通过办好旗舰刊物《云际》等方式加强产教研协同和知识产出,努力发展成为国际化、高层次的专业智库、政策建议者和合作平台,推动形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教育生态格局。



专家委员围绕创新中心七年工作成果以及八年规划纲要两个议题进行了讨论。Grace Oakley提出,创新中心推动形成自下而上、基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IIOE国家中心推动成果落地,并通过举行首届“高等教育数字化先锋案例奖”等方式,鼓励全球南方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更多贡献本土智慧。Grace Oakley建议在项目执行中建立长效机制,持续跟踪项目进展,确保收到切实成效。



Paul Prinsloo表示,创新中心高度尊重区域差异,充分结合区域特征设计高等教育创新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有力践行了联合国的包容、性别平等等议题。创新中心推动高等院校形成自下而上的研究成果,与企业之间形成友好互助的伙伴关系,在校企合作领域构建平衡的伙伴生态系统。Paul Prinsloo建议创新中心进一步系统化研究成果应用模式,从发表研究报告拓展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层面。



展涛对创新中心的新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做出四点建议。一是通过举办教育领导力论坛、推动教育领导者赴企业参访学习等形式加强政策对话。二在聚焦高等教育赋能的基础上,在融合人工智能的教育治理方面拓展研究与培训。三是突破当前前沿技术研究落后于实践、“红线”多于“绿灯”的桎梏,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研究成果指导实践的研究模式,并推动研究走在实践前头。四是通过设立基金会实现资金可持续发展。展涛表示,期待创新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在未来继续合作。



程建钢围绕三个方面为创新中心优化规划提出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区分三年、五年以及八年目标;二是进一步规范规划用语;三是探索通过线上研修班等形式提升教育领导者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资源调配能力和成果评价能力。程建钢建议创新中心加强前瞻性和高质量研究,抢抓研究热点,形成先发优势;在与政府部门、教科文组织、教育机构和学术界等利益相关方合作时,要坚持质量优先,把握适度原则,稳妥推进项目,发挥桥梁功能,更好服务伙伴。创新中心也要注重自身团队的包容性和运行可持续性,利用平台资源探索为自身强化“造血”功能。



杨恕以中亚地区为例就如何有效开展区域合作提出建议。杨恕认为,要充分认识到中亚地区的全球战略意义和区内不同国家的独特禀赋条件,在开展合作时切忌“一刀切”,应积极探索本土化合作战略,以结果为导向发动伙伴积极参与IIOE国家中心等合作机制,并通过推出俄语课程更好触及地区院校,扩大创新中心学习资源覆盖面。


图源:创新中心资料图


赵建华表示,创新中心在未来发展中要思考在人工智能时代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迎难而上探索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治理和伦理规范等难点问题,勇于回答“如何高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四”的全球之问,思考如何更好服务教科文组织的性别平等和非洲优先议题,对标教科文组织倡议形成创新中心自身特色。



申晓力表示,创新中心要站得高、望得远,在发展的过程中勇于自我颠覆、自我超越、自我提升,以此形成引领和榜样。同时,创新中心在未来发展中不应丢失自身气质,要返璞归真、初心不改,更深入地思考“我们是什么、我们怎么发展”的问题。



王敏提出,创新中心应加强产学研合作,深入调研企业“走出去”需求,抓住全球高等教育市场涌现的机遇,及时响应伙伴需求,确保创新中心提供的合作渠道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实质性帮助;同时,在创新中心设定内部发展规划时应参考教科文组织规划,形成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细化目标并结合发展形势进行动态调整;在运营中要注重制度建设,保障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林质彬总结了与会专家达成的共识。应坚持创新中心的独特性,推动伙伴更多参与有影响力的研究项目和政策制定,在高等教育治理和领导力方面做出独特贡献,并在此过程中注重性别平衡和地区代表性。加强创新中心建设,以多样化的人才队伍和资金来源、科学灵活的考核体系,增强创新中心生命力和适应力。



IIOE秘书处秘书长李铭对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表示了感谢,并作总结发言。创新中心应努力把自身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领域的智库和思想引领者、合作的推动者,助推形成更多自下而上的科研方式、开放可得的教学资源和产学结合的转化渠道,并进一步参与高层次对话和政策制定,提供包括政策、规章、标准在内的更为多样化的公共产品。创新中心应深耕作为教科文组织二类机构的独特优势,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包容多样、平等合作,与高校、企业、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等利益相关方探索合作契合点,通过合作实现多赢。在充分尊重合作伙伴的基础上,创新中心应结合教科文组织倡导的性别平等和非洲优先等原则,以个性化本地化方式帮助教科文组织2030年教育发展目标等教育议程在本土层面扎根落地,共建国际高等教育高质量生态系统,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12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以下简称“创新中心”)2023年度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召开。会议由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首席专家、香港教育大学学习技术与创新讲席教授林质彬(LIM Cher Ping)主持。在创新中心成功续延由教科文组织支持的第2类中心地位这一时刻,本次会议全面总结创新中心成立以来的丰硕成果,共同规划未来八年的发展蓝图。 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有:(按姓名拼音排序)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创新中心教育技术顾问程建钢;西澳大利亚大学副教授、教育学研究生院副院长Grace Oakley;IIOE首席专家、香港教育大学学习技术与创新讲席教授林质彬;南非大学远程开放教育研究教授Paul Prinsloo;创新中心首席文化官申晓力;创新中心产学合作高级顾问王敏;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创新中心中亚地区顾问杨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IITE)主任展涛;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创新中心高级教育专家赵建华等。创新中心主任、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常务副主任梁建生,副主任毕小涵,IIOE秘书处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