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心参加全球前沿科学50人智库论坛(第二届)
2024年6月16日至17日,全球前沿科学50人智库论坛(第二届)在成都顺利举行。来自全球300余位杰出科学家、政府代表、高校学者、科研机构专家及企业领袖参会,聚焦“全球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 ,深入探讨了前沿科技、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等话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在本届论坛上与全球专家学者进行了分享交流,并与院校和企业伙伴共同探索了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融合中的合作路径。创新中心副主任毕小涵女士在论坛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秘书处秘书长李铭教授发表了闭幕致辞。
本届论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本届论坛举办了五大主题分论坛,主题涵盖面向2030、2050中国式现代化、全球颠覆性技术 、全球前沿生物科技 、人工智能发展 ,以及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腹地。
6月16日上午,创新中心副主任毕小涵女士在平行论坛“全球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与面向2035、2050人工智能发展” 发表主旨演讲,分享的主题为“多方合作促进教育技术全球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转型”。毕小涵女士介绍了当前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融合趋势 ,强调了发展中国家高等院校对于AI技术普遍持乐观态度,但在政策制定和治理、课程建设、基础设施、教育工作者能力建设方面仍面临许多挑战。基于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势, 创新中心将为地区企业、院校等多方提供国际化平台,在全球推动教育数字化项目和技术解决方案,赋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院校的数字化转型。
6月16日下午,IIOE秘书处秘书长李铭教授在闭幕式上发表了致辞演讲,肯定了本届论坛的高水准和重要影响力。在“全球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主题的引导下,前沿科学领域的研究将更加聚焦、凸显时代意义。论坛聚集了院士、校长、专家、企业家等相关方,贡献了创新思想和研究成果。在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论坛将更大程度推动人才培养和信息交流。此外,李铭教授在回顾本届论坛成功举办经验的基础上,对论坛未来的设计和组织方式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希望聚焦更有专业性的主题、国家层面“卡脖子”的核心关切,将多方合作交流转化为政策性建议等成果,进一步提升论坛在全球科学界的专业度和影响力。
本届论坛上,与会者围绕科技前沿、人工智能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探寻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发展的新路径。论坛旨在搭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前沿科学交流平台,促进全球前沿技术的本土化落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为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变革也将为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带来新的契机。

本届论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本届论坛举办了五大主题分论坛,主题涵盖面向2030、2050中国式现代化、全球颠覆性技术 、全球前沿生物科技 、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