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赋予更多成长与保障空间——世界教师峰会 × UNESCO报告
全球教育体系正处于深刻变革的关键时刻。9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了专题报告《AI与教育未来:变革、困境与方向》(AI and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Disruptions, Dilemmas and Directions),从哲学思辨到伦理冲突,从政策挑战到实践重构,深度剖析人工智能对教育领域的颠覆性影响[1][2]。
几乎同一时间,8月28日至29日,首届世界教师峰会在智利圣地亚哥召开,这是UNESCO首次以“教师”为唯一主题召开国际高规格会议。16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和副部长、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来自全球的一线教师代表齐聚一堂,聚焦教师短缺、教育公平与数字化转型等核心议题。
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师峰会开幕式现场 | 新华社发,智利总统府供图
此次峰会及UNESCO的报告向全世界传递出一个清晰且强烈的信号:在AI时代,教师不是被替代的对象,而是引领未来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
AI的介入:教育的新可能与新困境
UNESCO的报告开篇便指出,AI的出现不仅是技术进步的故事,更是一场影响教育根基的哲学与社会变革[1]。
在加纳,学生通过应用软件上的AI导师练习代数;在英国,青少年将焦虑倾诉给AI“伴侣”;在韩国,大学课堂里出现了教授的AI虚拟讲师。这些原本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场景,如今正在成为现实课堂的一部分。
AI的介入为教育注入了新的可能:个性化教学突破传统“一刀切”的模式,跨语言的学习环境打破了文化边界,自动化工具则帮助教师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教学本身。
但与此同时,风险也如影随形。报告提醒我们,如果AI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规范与引导,学习过程可能会被简化为单纯的数据运算与结果呈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与独立人格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更深层的问题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师生之间的情感链接与价值引导也可能会被算法逻辑所稀释[2]。
不仅如此,AI的普及也并不均衡。报告指出,全球仍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离线”状态,而最先进的AI模型多集中在拥有技术、语言和基础设施优势的少数地区[1]。
在资源匮乏的背景下,专业发展和技术培训的预算微薄,许多国家和政府难以找到足够的资源来提供优质教育。这种数字上的劣势可能导致欠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系统被迫依赖传统的纸笔评估模式,从而加剧教育不平等[1]。
这是一种结构性、系统性的质量挑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Audrey Azoulay)在世界教师峰会开幕式上强调:“教师正面临严重危机。持续的冲突、气候变化、教育资源不足,都在削弱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她呼吁全球创新教育融资机制,推动各国在AI浪潮中为教师职业赋予更多成长与保障空间。
在这一背景下,提升教师能力便成为了防范数字鸿沟继续扩大,遏制高等教育质量差距加剧的关键手段之一。
以能力为桥:IIOE助力重构高校教师新角色
UNESCO在其社交媒体上指出:“随着数字工具进入课堂,教师的作用愈发关键。他们连接学习与生活,培养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找到方向”。
在报告中,多位专家强调,教师不仅要成为AI使用者,更应成为AI与教育融合的设计者与引领者。面向未来,教师能力的构建将呈现出以下三个关键维度:
数字素养与技术适应力:能够理解并灵活运用AI工具,将其转化为提升教学效果的助力,而非被动接受。
教育设计与人文关怀:将AI作为支持性的“第三存在”,帮助学生发展协作力、共情力和文化理解。
批判性与伦理判断力:在AI提供便利的同时,持续引导学生思考技术背后的逻辑与价值。
为推动高等教育教师在AI时代的能力跃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以下简称“创新中心”)的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正通过多个维度推进全球合作。
IIOE在亚洲、非洲等地区设立了国家中心与区域合作高校网络,开展本地化培训与多语种内容开发,并通过智慧教室建设、AI教学工具推广等方式,助力教师掌握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平台还构建了“IIOE高等教育工作者数字能力参考框架”,以微证书的形式推动高校教师的数字和人工智能能力建设;通过课程培训、政策支持和内容建设等多种形式,帮助他们将自身角色从“工具使用者”转向“教学设计者”,并支持教师的终身学习。目前,平台已经上线了700余门课程、培训及微证书,通过灵活的学习成果认证,为教师提供系统化的数字素养提升路径。
不仅如此,IIOE还联合企业推出智能制造、新能源等“AI+学科”前沿课程,助力教师将教育教学与产业发展及未来人才需求更好地衔接。
IIOE上线的多语言微证书受到各国教师的欢迎
综合UNESCO报告与世界教师峰会的成果,我们可以清晰勾勒出未来教师能力建设的三重使命:
技术适应力
教师需要具备灵活驾驭AI与数字工具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人机共育”,而非被动跟随技术浪潮。
教育核心力
坚守教育的人文精神,重视批判性思维、价值塑造与师生关系,防止教育沦为纯粹的“数据加工”。
全球协作力
在多边合作框架下推动教师培养标准的国际对话,促进教育公平,确保南北国家都能在AI时代拥有合格的教师队伍。
这一三重使命不仅是教师未来能力的蓝图,更是全球教育治理必须面对的集体责任。教师作为文明传承与社会创新的基石,需要在数字化与AI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被重新赋能、重新尊重、重新投资,而IIOE正在为这一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AI的浪潮不可逆转,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教育格局。然而,教育的灵魂依旧掌握在教师手中。UNESCO的报告与世界教师峰会共同发出呼吁: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关乎尊严、正义与包容的社会事业[1]。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是守护者,也是开拓者。他们要与AI共舞,但更要用智慧、关怀与创造力,引导下一代走向更加人性化、公平且可持续的未来教育。
正如那句名言所说:
教育需要教师。
活动预告
近期,创新中心还将举办以下活动持续支持教师:
[IIOE 网络研讨会] AI助力的自适应教学与学习
时间:北京时间2025年9月18日(星期四)16:00–17:00
注册链接:https://us06web.zoom.us/webinar/register/WN_5H2wjzR0Q-SHtM-USgYPkA
会议号:848 9657 6015
简介:既然每一位学习者都是独特的,那为什么教学还要“一刀切”呢?在这场 45 分钟的公开讲座中,您将了解 AI 如何让学习过程实现实时的个性化适应,真正回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基于 ADDIE 教学设计框架,我们将带您探讨学习者多样性的分析、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兼具吸引力与包容性的教学资源开发、AI支持的教学策略实施、学习成果的评估与持续改进。您将收获实用的工具与方法,帮助您在不显著增加工作量的前提下实现教学个性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助力每位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借助 AI,教学将变得更加智慧、更具互动性,也更加以人为本。
References:
[1] UNESCO. (2025). AI and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Disruptions, dilemmas and directions.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https://doi.org/10.54675/KECK1261
[2] UNESCO发布《AI与教育未来:变革、困境与方向》. (2025, September 3).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https://mp.weixin.qq.com/s/b_QePKlaG5NjfroFI5AONg
[3] 世界教师峰会聚焦全球教师短缺. (2025, August 30). 人民网. https://world.people.com.cn/n1/2025/0830/c1002-40553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