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ite is currently under configuration

Will be available soon......

先锋奖获奖优秀案例分享④ | 智慧教室和多边合作

2025.08.21

“华大集团· 2025 IIOE高等教育数字化先锋案例奖”(以下简称“先锋奖”)近日揭晓。本届先锋奖自开启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共计收到来自全球29个国家的66份有效作品,来自亚非拉地区的22份作品脱颖而出,其中包含12份海外院校案例、4份国内院校案例、6份企业案例。本届先锋奖获得了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集团”)和深圳市华大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华大教育”)的特别支持。作为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前沿机构,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使命,华大集团以“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引领基因组学的创新发展,同时在促进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和科研、支持高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期向大家介绍领域3—智慧教室运营促进教学创新和卓越以及领域4—加强全球产学合作,促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赋能的3个优秀高等院校案例。


什么是智慧教室项目与多边合作?

智慧教室项目致力于帮助亚非发展中国家的高等院校改善硬件基础设施,支撑数字学习,加速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下称“创新中心”)联合南方科技大学和企业伙伴开展公益合作,以无偿捐赠的形式在项目国的⼀所合作院校搭建示范性项目,建立以“云大物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撑的智慧教室,以此支持数字学习、学情分析、课程研发及其他教学综合管理活动等,满足高校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最基本的需求。


多边合作关注的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中,高等院校同产业伙伴、国际组织与其他高等院校间在适配性基础设施、人才培养、教师赋能等方面的合作,以及协同开发课程、设计项目的努力。


案例一 基于智慧教室——AI 测诊生态的教师专业发展赋能:华南师范大学多平台协同创新模式


f4f1e0fc674a44aa3dc6b644a32501df.png


项目背景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教育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华南师范大学(SCNU)对接中国教育数字化战略,探索教师教育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该项目旨在利用智慧教室与“师能帮”课堂教学能力人工智能诊断系统,解决职前师范生、研究生以及不同学校和教育阶段在职教师在专业成长中面临的挑战。


项目实践

该项目由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牵头,汇聚跨学科专家团队,历经六年持续迭代与完善,致力于推动教师教育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SCNU团队开发了教师能力指标框架与“师能帮——课堂教学能力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并整合多平台数据构建教师能力模型。不仅如此,团队还将“师能帮”系统与智慧教室结合,应用于职前实习、研究生课程、在职培训和校本教研等智慧教室场景,并向全国推广。依托教育部设立的“教师教育人工智能协同平台”,整合“师能帮”系统、“华南教师在线”等数字平台,构建起全国性的教师教育数字枢纽,打造跨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同时,该项目积极参与中国国家与省级重点工程,推动成果的广泛应用与共享。


项目成果

自2020年上线以来,该项目推出的“师能帮——课堂教学能力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已服务于中国的300余所教育机构和政府教育部门,惠及超过包括职前师范生和研究生在内的3万名教师;“华南教师在线”平台已支持600余个教师培训项目。从数字教学能力来看,该项目通过AI诊断与个性化培训,职前与在职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数字素养显著提高,部分试点学校在省级教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从跨校科研合作来看,七所师范院校基于该平台建立了“数据共享—智能分析—联合研究—成果传播”的合作机制,孵化出一批跨校科研项目与成果。


专家评语:华南师范大学的案例展示了一项综合的智能系统,有效运用了院校教学平台、智慧教室系统、教师研修平台等整合功能,支持职前和在职教师开展数据支持的精准教学。该项目不仅促进了本校教学效果提升,也通过开放共享的院校联盟支持区域内的实践共享,展示了有效的技术支持的AI支持教学质量提升成果。


案例二 鼓浪屿元宇宙:通过虚拟现实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厦门大学与中国移动咪咕联合开设的跨学科课程


厦大.png


项目背景 

中国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上以“智慧教育”、“数字中国”政策为代表的战略重点,推动了高校将新兴技术深度融入教学与科研。为应对该战略需求和高等教育中知识体系割裂、课程内容滞后、项目评价标准不足的挑战,厦门大学信息学院自2018年开设本科课程《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该课程不仅教授前沿的虚拟现实工具与框架,还将实际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教学“课堂”,将教学、公共利益和国家产业战略紧密结合。



项目实践


该项目以《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依托,构建了贯穿课程共建、本土化实践、项目驱动与推广制度化的完整路径。该项目共分为三阶段实践:首先,针对区域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引入数字技术的需求,课程团队将国际教育学院(IIOE)所倡导的智慧课堂运行与数字素养提升的全球实践进行本土化改造并融入课程设计。团队与华为、咪咕(中国移动)等产业伙伴共同参与模块开发,结合鼓浪屿实际需求,设计空间建模、虚拟叙事和数字旅游解决方案等项目模块,引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应用VR/AR工具。其次,课程引入IIOE倡导的HyFlex混合教学模式,为线上线下学生提供灵活参与途径。学生在智慧课堂和产业数字工具的支持下,进入虚拟实验室与沉浸式场景演示,模拟产业与遗产环境。第三,教学团队编写了三卷本教材,形成标准化、可复制的实施路径。同时,厦门大学通过虚拟教学研讨定期举办网络研讨会、培训和论坛,不断扩大学术与实践影响力。


项目成果

该项目通过沉浸式的项目制学习与产学合作,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术研究水平和职业发展准备,并在社会影响、学术成果与产业融合等方面取得成效。项目在二十余场展览中亮相,吸引了大量观众和国际关注。同时,项目也获得广泛认可,其囊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数字环境中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案例”和“2023国家级文化元宇宙示范案例”等奖项。在科研与教学融合方面,通过与企业联合研发,产出4项发明专利及一项成果转化许可协议。项目还形成了3个应用平台与169个真实案例。在成果普及方面,团队编写的三套教材,被20余所高校采用,总销量近万册。该模式目前也已通过虚拟师资培训网络辐射80余所高校,并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落地实施。


专家评语:该项目突破了传统的课堂空间,运用VR、AR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多学科与文化素养融合的灵活学习空间。项目也展示了多边合作的重要性,有效运用产业技术优势和高校的设计、专业优势,成果成为了一个可供高等教育利益相关方借鉴的开放资源。



案例三 西浦AI(君谋):面向所有人的人工智能教育赋能生态系统


5d53c56418b511397c528d04c1b6bc79.png



项目背景


自 2022 年 11 月 ChatGPT 3.5 推出以来,人工智能(AI)对世界与产业的影响深远。为回应AI的兴起及其对人才的要求,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制定了《XJTLU 教育+AI战略框架》,旨在增强人类能力,同时保留人类智慧的独特性。XJTLU通过国际合作和对AI教育技术生态的部署,以期推动教育机构数字化,改革教育体系,提升师生的 AI 素养与能力。



项目实践


XJTLU在人工智能时代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之路,形成了具有全球视野与本地实践特色的应用路径。在国际合作层面,学校与创新中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持续为 IIOE 平台提供高质量的在线开放教育资源,聚焦 AI 素养教育,并将包容性、公平教育与终身学习融入战略规划之中。在技术开发层面,XJTLU 自主研发并推出 XIPU AI 平台,将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引入高等教育场景,支持教学、科研与管理的多元需求,同时确保数据安全与自主可控。在 AI 教育生态构建层面,XJTLU 不仅在高等教育中深度整合基础设施与教育技术生态,使 AI 融入教学与学习的全过程,推动教育体系的整体数字化转型,提升师生的 AI 素养与能力。



项目成果

该项目推出的XIPU AI平台自上线以来已吸引超过 26,600 名用户。该平台作为核心,支撑了XJTLU全面的“教育+AI 发展行动计划”。从赋能教学角度来看,XIPU AI 提供智能问答、建模、简化流程与智能代理等强大功能,满足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该平台将AI 深度嵌入教学、学习、评价、科研与管理之中,形成“AI+”应用通道。通过重构与再设计工作流程,AI 显著提升效率、减少师生负担,承担繁琐重复性任务,同时提供海量资源与辅助支持,弥补人力局限。从创新型和本地化程度来看,XIPU AI 持续跟进最新研发成果,并将其与本地场景相结合,转化为切实可用的功能,实现从设想到落地的跨越。不仅如此,为保障公平与包容,平台提供培训与服务来帮助使用者克服困难,并通过科学方法回应社会对 AI 的担忧与期待。



专家评语:XIPU AI 展示了一个覆盖全校的人工智能数字生态系统。它融合了20多个大型语言模型、AI导师、自动化管理以及个性化学习。在教学、科研和运营等方面所体现出的深度与一体化程度令人印象深刻。



以上是本届先锋奖“领域3——智慧教室运营促进教学创新和卓越”以及“领域4—加强全球产学合作,促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赋能”的3个优秀高等院校案例。这些案例展现了不同高等教育机构如何通过智慧教室运营实现高质量教育,以及如何通过院校间、院校与国际组织、院校与企业伙伴的合作促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赋能。下一期,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本届先锋奖中企业合作伙伴的优秀案例,敬请持续关注后续推送。




关于IIOE高等教育数字化先锋案例奖

IIOE高等教育数字化先锋案例奖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设立的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通过IIOE国际网络教育学院的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教育创新、数字能力建设和多边合作的先锋力量。先锋奖顺应高等教育领域不断变化的趋势,致力于发掘IIOE合作伙伴中最新的创新实践和发展成果。


本届先锋奖的主题为“IIOE生态系统驱动的良好实践:赋能工作者、教育创新与多边合作”,旨在发掘在IIOE旗舰项目中引领数字化转型的团队和个人。共征集 “IIOE微证书提升高等教育工作者数智能力”、“通过IIOE国家中心实现本地化的高校数字赋能”、“智慧教室运营促进教学创新和卓越”以及“加强全球产学合作,促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赋能”,4个领域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