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ite is currently under configuration

Will be available soon......

324天前
倒计时30天|“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大会——人才培养与数智化共振”嘉宾阵容
2024.11.07

发布日期:2024.11.07


倒计时30天|“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大会——人才培养与数智化共振”嘉宾阵容



2024年12月7日-8日,“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大会——人才培养与数智化共振”将于深圳举行。会议由南方科技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全球教育五十人论坛组委会共同举办,将汇聚各界专家学者、产业领袖和教育实践者,聚焦未来社会对数智人才的需求,从产业升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校与企业合作等多维度展开,共同探讨如何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构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数智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探索培养具备创新精神、数字素养和全球视野的未来人才,助力社会迈向智能化新时代。


特邀嘉宾


薛其坤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薛其坤教授于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光学系激光专业,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自2020年11月起担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学、自旋电子学、拓扑量子物理和高温超导电性。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陈嘉庚数理科学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菲里兹·伦敦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章等奖励,入选“国家特支计划”杰出人才。2005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12月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目前为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俞立中

上海纽约大学名誉校长

俞立中教授是上海纽约大学首任校长(2012-2020),曾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2006-2012)、上海师范大学校长(2003-2005),在大学管理岗位工作上了 24 年。他于 1982 年获华东师范大学理学士学位,1989 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磁学、环境演变与可持续发展等,先后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 7 项,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著180 多篇(部)。他在科学领域和高等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国际合作,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教席; 先后获得美国蒙特克莱州立大学、法国人文高师、英国拉夫堡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名誉博士;2013 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2019 年获纽约大学校长勋章。



樊建平

深圳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深圳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创院院长,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人才研修院副院长。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云计算、并行与分布式计算等方向的研究工作,是曙光高性能计算机的奠基人之一,在全国首次提出“低成本健康”理念,作为创院院长开拓性建设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成为新型科研机构的代表,带动国内新型科研机构蓬勃发展。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



汪扬

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大学拓展)

汪扬教授自2020年10月1日起出任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大学拓展),在此之前,分别于2014年及2016年担任港科大数学系系主任及理学院院长。汪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学者,研究范畴广泛;他在纯数学及跨学科数学两大范畴发表的研究论文超过100篇。汪教授于担任理学院院长期间成立大数据生物智能实验室,并推出广受欢迎的数据科技理学硕士课程。汪教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得数学学士学位后,于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汪教授在加入港科大之前在密歇根州立大学担任数学系主任及曾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课程主任。


时间地点

2024年12月7日至8日

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88号南方科技大学国际会议中心


大会主题

会议拟邀请来自一流高校校长、企业代表、高等教育专家作主旨发言

论坛一:重塑高等教育生态

论坛二:激活数智化人才培养内核

论坛三:突破产教融合的壁垒

论坛四:化解产业界数智人才的困境


主办单位

· 南方科技大学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

·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

· 全球教育五十人论坛组委会(秘书处)


费用标准

本届论坛参会人员收取会务费人民币1200元/人,交通及住宿等差旅费用自理。


报名方式

会议报名已正式开始,请填写问卷进行报名。

线下参会正式报名缴费链接:

手机端:https://payment.sustech.edu.cn/aAppPage/index.aspx?mac=466A386F0CF07E541E227847C69FE565#/homeMain/XmxxShow/67673963523248597a473979545553686c4b584c39413d3d

电脑端:https://payment.sustech.edu.cn/publish/p/0672024100001.html


发票开具可在缴费成功后通过电脑端申请。


欢迎您扫码提交主题发言申请,工作人员将引导您进行报名确认。

少量学生参会席位也请通过下方问卷提交申请。



会议背景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在全球数字经济和新兴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下,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方位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伴随着产业不断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迭代,传统的技能需求正在被颠覆,未来的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对具备数智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需求愈加迫切。2024年《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发布,强调了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世界范围内,各国和地区纷纷出台迈向数字经济的宏观政策和法规,进一步驱动数智人才融入未来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从未来产业发展和就业趋势来看,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环节,面临着全面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这种跃迁的挑战。


培养高质量的数智化人才需要多方力量的合作,教育要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培养模式,探讨高等教育系统与产业界“合而不融”的问题,定位产业界需要的数智人才类型。政府、企业、学校等各个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方需要为具备多元化知识储备、跨学科能力的人才打通机制和学科,强化学生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全球化背景下,数智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数字化技能,更需要拥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高等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全球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的敏感度,引导他们思考科技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培养其应对未来全球挑战的能力。


点击图片,阅读报告
返回 活动
Back